首页 > 热点 > 正文

纪录片《于青山绿水间》:土族姑娘用智慧回馈这片神奇土地

2023-05-16 13:15:44来源:北青网

在大西北的苍茫旷野之上,聚居着一个浪漫的民族,因为服饰色彩鲜艳,如彩虹般绚丽,他们称呼自己为:彩虹部落。他们是土族,一个把彩虹穿在

在大西北的苍茫旷野之上,聚居着一个浪漫的民族,因为服饰色彩鲜艳,如彩虹般绚丽,他们称呼自己为:彩虹部落。他们是土族,一个把彩虹穿在身上的民族。土族姑娘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情感深深地融入到他们的彩色服饰里,靓丽了生活,也为土族的未来勾勒出了绚丽图景。

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特别指导,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特别合作,芒果TV出品的纪录片《于青山绿水间》每周一至周二10点芒果TV正在热播,6月5日起每周一至周四19点30分湖南卫视即将上线。第4期《故乡之上的彩虹》一起去看土族儿女如何用智慧回馈这片神奇的土地。

传统与数字交互体验,科技赋能非遗传承照进现实

农历七月到九月,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正是瓜果飘香、新粮入仓的丰收季节。这个时节,如果你去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旅游,就会在三川地区看到这样的景象:每个村寨的打麦场和小广场上都是人头攒动,彩旗飘飘,身着节日盛装的土族人口中高呼“大好”,喜庆的锣鼓声响彻云霄……这就是土族纳顿节的热闹景象。“纳顿”——土族语的音译,意为“玩”、“娱乐”、“游戏”等。每年七到九月,土族纳顿节准时打卡,人们戴上面具,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感恩土地。因其历时两个月,所以也被人称之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徐秀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土族纳顿节)省级传承人,虽已年近八旬,却老骥伏枥,斗志昂扬。沉甸甸的土族历史文化底蕴在他的舞姿中展现得活灵活现。与很多“非遗”项目一样,纳顿节也面临着现代社会的强烈冲击,年轻人的参与热情不高,断代问题依然存在。当地有句俗语叫“会说话,就会唱,会走路,就会跳纳顿。”如今,每年纳顿节的演员构成,以临时演员居多,传承了上千年的纳顿,未来该何去何从?来自北师大的老师,土族姑娘祁雪晶给出了她的答案——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让传统文化离我们更近,纳顿节也可以通过一种全新的形式,让更多到不了现场的人体验到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虚拟现实技术掀起了传统与新潮的交互,在土族传承了上千年的纳顿文化,与年轻的虚拟现实技术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本集《于青山绿水间》一一为你揭晓。

“高原卫士”守护藏羚羊,共谱和谐共生美丽画卷

中国面积最大、全球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可可西里,20世纪90年代,曾因大规模盗猎、盗采,引发世界关注。通过以杰桑·索南达杰为代表的可可西里“保护神”们艰苦卓绝的努力,如今,青海省西部的青藏公路上,载货卡车虽往来奔驰,但道路两旁,藏羚羊、藏野驴悠闲嬉戏,这里现在是名副其实的“高原野生动物王国”。

土族小伙邓海平七年前来到了可可西里,成为索南达杰保护站的一名巡山队员。定期巡山、制止盗猎、救助动物,成了他每天的工作日常。每年五月中旬,藏羚羊开始从三江源等地大规模迁徙到可可西里的卓乃湖,这也是邓海平一年中最紧张最忙碌的时候,深入人迹罕至的高原腹地,小心翼翼为这些精灵们保驾护航,每一次巡护都是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短短一百多公里的路,往往能走上十几天。但每每回忆起救助藏羚羊的场景,邓海平的脸上都会笑开花,那种发自内心的骄傲和满足,多少疲惫都掩饰不了。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在社会各界的努力和帮助下,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硬件设施日渐完善,藏羚羊的救助与演化训练也越来越科学和完备。高原上稀薄的空气并没有削弱万物的生命力,这里的动物和人类在冰天雪地里互相温存,从生态卫士索南达杰到土族小伙邓海平,可可西里人忘我坚守的每一个日与夜都值得被歌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非遗日益成为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方面,也成为了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源泉。以守护文化生态的“绿水青山”为己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文、自然环境协同保护,不断绘就“文化醇美、生态秀美、经济富美、生活和美”的文化生态新画卷,土族儿女们正在不断努力,他们将对祖国和家乡的爱化成动力,在各自的领域全力以赴,让希望和能量带给这个民族新的生机。

下一期,将去到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岷江流域,看被称为“云朵之上的民族”——羌族,如何敢闯敢试,勇立潮头,奋力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纪录片《于青山绿水间》每周一至周二10点芒果TV正在热播,6月5日起每周一至周四19点30分湖南卫视即将播出,敬请期待!

关键词: 纪录片于青山绿水间 传统与数字交互体验 科技赋能非遗传承照进现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责任编辑:hnmd004

最新资讯